精彩節選
第1章 小五子夜鑽地主家煙囪
五爺,不姓五。
五爺,姓徐。
徐大庄是由兩大姓氏組成的,一個徐姓,一個馬姓。
馬姓人口佔全村人口數量的70%,徐姓只佔20%,剩餘姓氏10%。
但是,徐姓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,而馬姓是從外面遷移過來的。
所以,徐姓在村裡的輩分極高。
到五爺這一代,輩分更是高的離譜,如果按輩分來算,很多四五十歲的馬姓人都得喊徐姓男人一聲—徐爺!
五爺全名徐自健,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,出自《易傳》中的《象傳》,意思是:宇宙不停運轉,人應效法天地,永遠不斷地前進。
五爺在家排行老五,上頭還有四個哥哥。此時的五爺還不是五爺,大家都喊他——小五子。
在人多力量大的年代,家裡男丁越多,在村裡越有話語權,可是填飽肚子也成了一個難題。
五六個六七歲的小孩,他們年齡與小五子年齡一般大。眼睛裏充滿了驚慌與期盼的看着小五子。
小五子眼神堅定而且決絕,把褲腰帶緊了又緊,本來就瘦小的身體,顯得更瘦小了。
回頭看了一眼跟自己來的小夥伴,然後鑽進了地主家的煙囪里去了。
村裡的地主姓馬,叫馬覺。
馬覺的兒子叫馬大仲,在縣城給國民黨當狗腿子,手底下管着二十多號人,每次回村都是敲鑼打鼓的,村裡人恨的牙痒痒,可也都是敢怒不敢言。
今天馬大仲又回村了,還帶着一個漂亮的女人,那女人走起路來,屁股一扭一扭的,胸前那兩坨就像兩個大大的白面饅頭。
馬覺為了迎接兒子回來,今晚燉了一鍋好肉,還煮了一鍋雞蛋。
小五子和小夥伴們就是奔着那一鍋好肉和一鍋雞蛋來的。
這所有的信息,都是在地主家當差的徐蠅子傳出來的。
地主家四面高牆,高牆上面還有鐵絲網。
每次馬大仲回來,門口還有站崗放哨的,想進入廚房取肉和雞蛋,難如登天。
當大家都感覺沒有希望的時候,小五子發現了一個可以直接潛入廚房的通道,那就是煙囪!
鑽煙囪是個技術活,人要瘦,能憋氣,而且手和腳還得會巧勁兒。
更重要的還得掌握好做飯人的熄火和生火時間,剛熄火煙囪里溫度高,此時不能鑽,弄不好就交代裏面了。
需要等鍋里底火滅了,煙囪里溫度冷了,在從煙囪鑽進去。
此時煙囪已經熄火半小時了,小五子雙手貼在煙囪上,還能感到一絲絲的餘溫,說明鍋里還有餘火沒有滅乾淨,此時不能冒然進入,容易被燙傷。
又半個小時過去了,煙囪外表已經發涼了,廚房裡安靜了下來。
小五子看着眼前的小夥伴,一個個都跟風乾的臘肉一樣,面黃肌瘦,一雙雙眸子里充滿了驚慌和期盼。
玉蘭小聲的對小五子說:小五哥,要不咱回家吧,被地主抓到會被打死的。
其他小夥伴也都小聲附和道:就是啊,小五哥,咱們回去吧,咱們去找點紅薯烤烤吃,也能充饑的。
但是小五子聞着一股子一股子從廚房裡飄出來的肉香,他不想錯過這次好機會。
他想着昨天在街上說書人講的——富貴險中求——也許就是這個意思。
小五子不由自主的咽了一口唾沫,其他小夥伴也不由自主的咽了一口唾沫,雖然都害怕,可是面對肉的誘惑,一個都沒有走。
小五子緊了緊褲腰帶,轉過身,在煙囪底部掏了一個洞,鑽了進去。